四十来天苦奋斗,二代轻舟已过桥——一级结构388
发表时间:2019-01-22 20:05 注结构:四十来天苦奋斗,二代轻舟已过桥 本人大专,五一之后复习的岩土,后来报名的信息终于出来了,杨素春突然提出砍掉5道题以后,思考了一晚,决定放弃岩土改考结构,时间大概只有四十来天。期间还不停的加班,复习也断断续续,后来顶住压力终于侥幸成功。在此奉上关于本人应试整体思路的打油诗,希望能够帮助部分考友。 认清自己了解考试——意在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,同时知道考试的方式,考试的难易程度,考点的分布等等,第一步做到知己知彼。 学会坚持懂得放弃——好像朱总的书曾经提到。放弃对自己不利的,对自己而言性价比不高的,性价比即短时间内容易得分的,看自己的优势来定。 整体把控细节丢弃——形成清晰的整体的知识轮廓,细枝末节的零碎知识点将其丢弃。 核心考点重点练习——对于核心的知识点除了掌握以外,还要做到熟练,这个道理大家都懂。 偏题难题通通舍弃——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偏题难题就不用理会了,如果考场上碰到了,大胆放弃用来争取时间。 理解概念巧做真题——重视概念,是这个考试的核心,尤其是核心概念必须理解。核心概念历年真题都会出现,巧做真题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看穿陷阱。 猜题押题皆属不必——历年真题已经足矣,猜题押题皆属不必。该掌握的是分析解题的能力,题海战术一直都不是高效的复习方法。 审时度势点到为止——时间有限的情况下,从性价比高的知识点入手,根据剩下的时间,预留必要的做题冲刺,本人只做了14,16年两套题,其他没时间了用看的。 缺陷复习低分通过——本人的应试核心思想,考场前仍然有很多知识点不懂,但是不影响结果。 此方法本人在2017年的时候使用过,当时大概复习了两个月,上午考完以为得手了,但是下午朱总出的题一下子致使方寸大乱,导致失败。这是我第二考,还是用的这个方法,今年终于得以通过。想和大家说一声,这个策略意在让大家及格线上低空飞行,不适合那些想考取状元的大神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做题的小技巧等,不过都上不了什么台面。比如某些题目知道了出自什么公式,但是算不对,这个时候可以把公式抄进去,代数,结果填一个和选项相近的数,然后再选择;再比如一些抗震等级的题目,答案ABCD,一二三四级,至少可以排除两个答案,这个情况下,抗震等级的条文不多,可以把条文抄进来,然后说为二级,故选B;再比如一些概念题实在不知道选哪个,但是排除了一两个以后,可以把认为对的选项的结论抄进去,再故选B。等等一些小聪明,在去年的考试中部分阅卷老师会给分,尤其在接近交卷的时候,这些小聪明在某些特定的题目里面会帮你扳回一分。 在此打个广告,本人没有报什么培训班,感谢80教育里面的一位老师,解答我工作上的疑惑。在交流群里本人很少提出复习上的疑问,只是觉得部分知识的缺陷无伤大雅,再次提醒大家考试48即可,状元之才请绕道。祝考友今年都能取到好成绩。
文章分类:
注考心得
|